發(fā)布時間:2013-03-12 11:04:42
點擊數(shù):188578 次
現(xiàn)代競爭實質(zhì)是人才競爭,企業(yè)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。據(jù)媒體報道,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在科技推展會上發(fā)現(xiàn),有些企業(yè)偽裝成顧客與科技人才進行交流和探討,實際是在物色人才。那么,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呢?筆者為:人才可以從德、才、術三方面來進行識人分析和探討。
1、德。當然包括日常所說的為人處事的道德,但對企業(yè)而言,包括員工必須認同企業(yè)的文化,遵循企業(yè)的價值觀。
2、才。中國三國時期魏國人劉劭,有一本《鑒人資源》,說人有八種才干。
“聰能聽序,謂之名物之才;思能造端,謂之構架之才;明能見機,謂之達識之才;辭能辯意,謂之贍給之才;捷能攝失,謂之權捷之才;守能待攻,謂之持論之才;攻能奪守,謂之推徹之才;奪能易予,謂之貿(mào)說之才”。
翻譯成現(xiàn)代語言,應該是說聰明而能夠認識事物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;思考而能夠在舊基礎上更新,創(chuàng)新;智慧而能了解事物變化的原因;善于溝通而能說服別人;反應敏捷而能避免失誤;堅于防守而能抵御對手;主動出擊而能獲得勝利;能夠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”批駁對手而贏得勝利。
3、術。簡單地說就是具備專業(yè)知識及專業(yè)的執(zhí)行能力。
識別人才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,“知人之性,莫難察焉”。白居易在 《辨才》詩中有:“試玉要燒三日滿,辨才須待七年期”。因此對于“非常之才”要有非常的耐心,要經(jīng)過較長時間的識別和考察。
做企業(yè)其實就是做人,也就是通常所說的“以人為本”。做人有二層含義,第一層含義是指做營銷首先要學會做人,要遵循“做人、做事、管人、管事、成事、謀事”的成長歷程,要以孔子的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、忠、孝”作為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;第二層含義我們要做好營銷,首先就是要學會把人的問題解決。要想“做人”要先學會識人,所謂的知己知彼。
一個人的識人能力來源于兩個方面:一個是生活的積累,尤其對營銷人員來講更是如此,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經(jīng)銷商、供應商、消費者等等;好的營銷人員總能游刃有余,這就是來自生活的積累。另一個就是生活的鍛煉,有心的營銷人員生活上就可以嘗試著看。
鑒別人才其實與選擇木材有異曲同工之妙。伐木工人在砍樹前,總是先從外型上打量,看樹木是否筆直挺拔,再考察質(zhì)地,是縝密結(jié)實呢,還是疏泡松脆,然后在敲敲打打聽一聽,鑒別其品種質(zhì)地,用這一系列方法來判斷樹木能否當大用。鑒別人才也是如此,第一步是目測,見一見面,有一個初步印象后,再進一步考察其品德和才能。老板招員工,岳父看女婿都是從這一步開始的。還從未聽說連某人的模樣都不知道,就鑒別其品行了。選才,招生中目測這一關,實際上就是從人的外貌形象上來考察人才。這種方法不一定準確,也沒有科學依據(jù),但使用頻率卻很高。
中國古代學者不僅認識到人才鑒識的意義,也在實踐中總結(jié)了一套人才鑒識的方法!肚f子。列御寇》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種鑒別人才的方法:
“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忠,近使之而觀其敬,煩使之而觀其能,卒然問焉而觀其知,急與之期而觀其信,委之以財而觀其仁,告之以危而觀其節(jié),醉之以酒而觀其側(cè),雜之以處而觀其色。九征至,不肖人得矣。”
意思是說,派一個人到遠處工作,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實;讓一個人在身邊做事,就可以觀察他是否恭敬;在復雜的情況下派一個人去處理事情,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。煌蝗惶岢鲆粋問題讓一個人回答,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;在緊迫的情況下與一個人相約,就可以考驗他是否守信用;放手讓一個人去管理錢財,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貪心;告訴一個人有危急情況,就可以觀察他是否有氣節(jié);讓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,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規(guī)矩;讓一個人在男女混雜處居留,就可以觀察他是否好色。總之,只要掌握了這九種知人之法,就一定能夠洞察人們心靈的秘密,分辨出誰好誰壞和誰是誰非。
每個企業(yè)家都有自己一套識人方法,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小見大、見微知著。
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,就專門規(guī)定公司不為新畢業(yè)的大學生準備宿舍,新員工如何與中介、房東打交道并完成獨立租房,這同樣是面試的一部分。在分眾傳媒CEO江南春那里,同樣條件的兩個候選者,外地初到上海打拼的可能要比本地人更有優(yōu)勢,因為他認為前者更需要把這份工作做成功。
識人心法,各有巧妙,但是大多都是身邊不起眼的小事。全球第二大筆記本代工廠商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有一套識人招數(shù)。他認為在集團內(nèi)要成為一個總經(jīng)理,就要懂得帶兵、帶心。而如何看出一個總經(jīng)理有沒有這種特質(zhì),他認為可以從飯桌上觀察出來。
許勝雄說,他和員工去吃飯時,會觀察員工的吃飯行為。他舉例,如果八個人去吃,剛好有一道菜是八塊肉。這時,如果有一個員工只顧自己一直吃眼前這道菜,忘了別人還沒吃到,在許勝雄眼里,這個員工的表現(xiàn)如何呢?答案是:“這種人,即便能力再強,最多只能當副總,不可能當總經(jīng)理,因為他沒有分享的概念。”他說,自己從細處觀察一個人,因為這種時候最不會偽裝。